清水河滨河公园创新构建植物“全链条防护网”

“科技护盾”守护城市绿肺
从动态清理病虫枝到实验室破解虫害致病密码,清水从智能预警系统到绿色精准施药,河滨河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公园病虫害防控效率达92%以上,园创防治作业标准化率与防治记录可追溯率均达到100%。新构为了让城市公园的建植植物更健康、更具生态韧性,物全网市清水河滨河公园事务中心以“防治+研究”为核心,链条构建“枝头手术—精准施药—科研破译—范式升级”全链条植物保护体系,防护打造公园生态安全的清水“科技护盾”。
聚焦病害“外科清零”,河滨河阻断传播源头。园创针对松大蚜、新构桃树介壳虫等典型植物病害,建植公园组建专业养护团队开展“动态清零”行动。物全网通过建立三级病虫枝分级标准,链条实施精准修剪作业。修剪后再采用植物愈合剂封闭切口,阻断病菌侵入路径,实现病害传播链“动态归零”。截至目前,累计清理病虫枝、虫茧、虫卵、病源组织等2.3万处,树木健康指数同比提升11.2%。
实施药雾“精准狙击”,践行绿色防控。在病虫害高发期,公园依托“三轮车+背负式喷雾器”联合作业模式,采用多菌灵、百菌清等低毒药剂开展精准施药。通过优化药剂配比与施用频次,实现药剂用量减少40%的同时,病虫害防控效率达92%以上。以油松枯针病防治为例,单株施药量从传统50ml降至20ml,有效降低化学药剂对土壤的生态干扰。
深耕实验室“分子博弈”,破解致病密码。事务中心科研团队建立“虫卵—幼虫—成虫”全周期监测体系,突破传统防治“重成虫轻虫卵”的技术瓶颈。针对松树红蜘蛛等常发病害,运用高清拍摄成像技术建立《滨河公园虫害图谱》,收录桃蚜、叶螨等49种害虫的体长、体色、触角等12项特征参数,实现虫害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
构建防治“智能范式”,赋能科学决策。事务中心技术人员整合近五年植物病虫害发生数据与气象温湿度模型,构建植物病虫害预测热区图谱,将病虫害预警响应时间提前20天。通过搭建“监测—诊断—处置—复盘”全流程管理系统,实现防治作业标准化率100%、防治记录可追溯率100%。
截至目前,市清水河滨河公园植物健康指数达90.7%,较2021年提升4.1%,植物多样性指数增长22.5%。未来,市清水河滨河公园事务中心将持续深化“防治+科研”融合创新,为公园植物筑起“护盾”。
(记者 王松 通讯员 彭雪婷 张晓敏)
相关文章
- 6月29日,廉江市跑步运动协会在塘山岭风景区开跑,为党的生日献上祝福。一大早,协会全体会员齐聚塘山岭风景区,迎着朝阳,快乐奔跑。据了解,协会成立以来,会员们每天都坚持跑步,在汗水中享受运动的乐趣。协会2025-08-30
- 婴儿抚触、新生儿沐浴、婴儿被动操……在湛江卫生学校以下简称湛江卫校)的母婴实训室内,护理专业学生正专注于实操训练。2019届毕业生陈燕婷曾在此经历临床学习,如今她已成长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士。她表2025-08-30
- 7月3日大雨刚过,家住雷州市客路镇坡仔下村的大学生蔡明宏,马上赶往雷州市昌龙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红薯基地里忙碌开了。随着机器的轰鸣,一垄垄红薯被犁开,一条条肥大的红薯破土而出,农户们利索地捡拾、装箱,2025-08-30
- 从雄伟的长城关隘到宁静的高原湖泊,从冬奥遗产场馆到传统技艺工坊,多样化的沉浸式研学旅游让青少年在旅行中获得生动的知识——探索堡子里,领略张家口这座传统古城的独特魅力;在国玉陶瓷创意园,亲手制作属于自己2025-08-30
- 7月3日,雷州东西洋田一眼望去,金黄的色彩铺满了田野。眼下正是早稻的收获季,成熟的稻子在田野中待收。雷州的东西洋田地区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较高,适宜种植水稻,素有“粤西粮仓”之称,号称“2025-08-30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记者鲁畅、杨淑君)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日前发布消息称,一些网络平台存在违规使用人民大会堂建筑图片标识和名称的现象,不法分子非法售卖、倒卖人民大会堂参观门票,引流牟利、误导游客;有2025-08-30
最新评论